一、人才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物理学和生命科学基础,具有良好的数学、生化、计算机等实践技能,知识面广,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,具有继续深造或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素质和潜力,能在企业、科研、教学等部门从事教学、医学电子、医疗器械、生物高科技、生物制品、电子产业等工作的二十一世纪新型的应用型、基础性和复合型人才。
二、人才培养要求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医学仪器维修及应用,生物物理技术,生物仪器应用,生化分析,理论研究,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;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学科动态,具有获取新知识和跟踪本学科发展的能力;
支撑课程为8门理论课及相应课程实验,加1项实践课:力学、热学、电磁学、光学、原子物理学、数学物理方法、生命科学导论、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、生物物理技术实践创新。
2.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体系。
支撑课程5门理论课及相应课程实验:量子力学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、电动力学、固体物理学、生物化学。
3.进一步强化生命科学知识体系,能够有机地将物理学、生物学、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,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;
支撑课程5门理论课及相应课程实验,加1项实践课:细胞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物物理学、现代微生物技术、生物信息技术、生物物理技术设计。
4.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,熟练掌握相关仪器的原理及应用;
支撑课程1门理论课和相关的选修课:生物物理技术、仪器测量技术、大型仪器应用及操作。
5.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和英语应用能力;
支撑课程2门理论课及相应课程实验和相关的选修课:计算机文化基础、计算机技术基础、数值分析及Matlab、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分析、专业英语I、专业英语II。
6.熟悉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从事实际工作能力;
支撑课程1项实践课和相关的选修课:毕业论文、英文文献阅读及检索、科技论文写作。
7.达到专业岗位工作需求的其它能力和素质;
支撑课程3项实践课:专业认知调查、工业见习、毕业实习。
这样,应用物理学专业规格通过13门专业必修课程、专业方向模块课程、7项实践课程、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程来实现。
三、主干学科
物理学和生物学
四、主要课程
高等数学、力学、热学、电磁学、光学、原子物理学、数学物理方法、电子技术、生命科学导论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、量子力学、电动力学、生物信息技术等。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技术性强、适应性强、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。
五、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专业认知调查、社会认知调查、生物物理技术实践创新、课程实验、课程设计、工业见习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等。
六、主要专业实验
普通物理实验、近代物理实验、电子技术实验、生化实验、细胞生物学实验、分子生物学实验、生物物理技术实验、生物信息学实验医疗仪器基本应用、生物仪器分析、计算机操作、编程语言实验等。
七、修业年限及毕业最低修读学分
标准学制四年,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。毕业最低修读学分为171学分。
八、授予学位
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九、相近专业
物理学、生物医学工程
十、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
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
表2 课程类型、学时、学分及比例分配表
表3 应用物理学教学计划总表
表4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总表
上一条: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下一条: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【关闭】